武志红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

 adminmaster   2017-05-17 17:38   4063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《自私的父母》旨在帮助我们改善与父母的亲子关系。《登天的感觉》作者、知名心理学家岳晓东真挚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,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为《自私的父母》真挚作序!哈佛心理学教授、多位咨询师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为必读书!《自私的父母》这本书告诉我们,不少父母的养育模式(如破坏性自恋心理和行为)会无意间深深伤害子女,很多人甚至在成年后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。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,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、教授,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、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、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、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尼娜•布朗教授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,说明那些从小而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、冷漠、纠结、困顿,是如何通过父母的养育传递给你的,进而帮助你解开和父母关系的迷障,疗愈童年的创伤,与孤独和苦闷告别,重塑全新的自我。
normal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 text-align: left;"/>
海报:

编辑推荐

推荐一:著名心理学家、《登天的感觉》畅销书作者岳晓东博士真挚推荐:“我向大家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这本书,因为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家教的误区,怎样做更好的父母。”
推荐二: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为《自私的父母》倾情作序(5000字)。武志红老师认为:“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,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,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。”
推荐三:作者在畅销书《自私的父母》基础上,重新调整、增补,推出第二版。不仅延续第一版的内容,还提供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、与父母不愉快体验的描述、父母行为态度背后的心理分析以及特殊场景的应对方法。新的版本内容充实、饱满,契合读者心理和实践的需求。
推荐四:父母不止带给我们爱,还可能带给我们伤害,尤其是很多童年就造成的伤害,在我们成年后依然会影响我们,让我们有被拒绝感、被排斥感、不完美感、自卑感。如《与内心的小孩》对话一样,本书是帮助成年人,尤其是拥有未愈合童年创伤的成年人来应对父母造成的负面影响。包扎好了伤口,我们才能轻松前行。
推荐五:微博上一条“有毒双亲”的测试得到了一万多人的转发,众多网友积极评论。中国青年报、搜狐网、豆瓣、久久健康网……多家网站发表过父母自恋心理的相关文章,引起很大反响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父母并不总是伟大而无私的,他们也是普通人,也可能以爱之名来伤害我们。《自私的父母》不是教我们对抗给我们造成创伤的父母,只是让我们意识到,有的时候,并不是我们本身的错,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们相处,也为了将来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在亲子关系中受伤。

名人推荐

我向大家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这本书,因为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家教的误区,怎样做更好的父母。
——岳晓东,著名心理学家、《登天的感觉》作者

如果每次节假日与家人聚会,你都不由自主地退化到小时候,感到像小孩一样被羞辱,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应对,帮助你发展出一种自我保护的淡然态度,它像一个披风,帮你遮挡伤害,你可以带它出入各个聚会场合。这本书帮你理解概念之间微妙但深刻的差别,比如有效冲突和无效冲突、同理心和同情心、依恋的行为和抽离的策略。总而言之,这本书就像一个工具箱,可以提供很多技巧供你使用。
——约尔.弗罗斯特,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系副教授

这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。如果你想学习如何识别、应对破坏性的教养行为,学习如何培养、保护正在发展的自我,书中创造性的技巧和练习会对你非常有帮助。
——索尔.霍珀博士,心理医生

自恋型父母的子女可以掌握一些技巧,把自己从与父母的糟糕关系中解救出来。这是一本详细、周密、有效的行动指南,帮助成年人建立丰富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,包括与自恋型父母的关系、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。
——琼.梅德韦博士,临床社会工作者、心理医生

媒体推荐

我向大家推荐《自私的父母》这本书,因为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家教的误区,怎样做更好的父母。
——岳晓东,著名心理学家、《登天的感觉》作者
如果每次节假日与家人聚会,你都不由自主地退化到小时候,感到像小孩一样被羞辱,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应对,帮助你发展出一种自我保护的淡然态度,它像一个披风,帮你遮挡伤害,你可以带它出入各个聚会场合。这本书帮你理解概念之间微妙但深刻的差别,比如有效冲突和无效冲突、同理心和同情心、依恋的行为和抽离的策略。总而言之,这本书就像一个工具箱,可以提供很多技巧供你使用。
——约尔·弗罗斯特,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系副教授
这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。如果你想学习如何识别、应对破坏性的教养行为,学习如何培养、保护正在发展的自我,书中创造性的技巧和练习会对你非常有帮助。
——索尔·霍珀博士,心理医生
自恋型父母的子女可以掌握一些技巧,把自己从与父母的糟糕关系中解救出来。这是一本详细、周密、有效的行动指南,帮助成年人建立丰富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,包括与自恋型父母的关系、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。
——琼·梅德韦博士,临床社会工作者、心理医生

作者简介

作者:(美)尼娜·布朗(Nina W. Brown)

(美)尼娜·布朗(Nina W. Brown),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,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、教授,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、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、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、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。已发表作品包括《自私的父母》《与自私的人共事》《这又是谁的生活》《团体治疗的创造性活动》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。

目录

推荐序
前言
Chapter1■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
自恋的定义
自恋型父母的特征
亲职化关系中的子女
你的父母是否有破坏性自恋模式?
顺从和反抗:子女对自恋型父母的两种典型反应
Chapter2■ 面对伤害,该如何自我肯定 ?
测试你是否受到了伤害?
促使你受伤害的信念有哪些?
如何开始帮助自己?
Chapter3■ 受伤成年子女的典型态度和行为
容易针对自己
接受指责
令自己和他人失望
期望得到夸奖、表扬
感到烦躁、易怒
被别人的情绪感染
感觉有缺陷、不完美
需要别人和自己一样
经营有意义、有满足感的人际关系
感觉无力招架,深陷其中
理解你的责任
Chapter4■ 与自恋型父母互动的常见困境以及应对方法
负面情绪的背后是什么?
与自恋型父母互动的常见困境
具体策略
Chapter5■ 父母造成的隐性毒副作用及克服方法
自我防御机制
跟自己作对
与他人作对
替代的办法
自我解毒
Chapter6■ 停止自恋型父母负面影响的策略
放弃幻想
自我陈述和肯定
追求利他
帮助别人
敞开心扉迎接美和奇迹
改变节奏
正念
减少你自恋的程度
Chapter7■ 自身调整策略
成年子女的常见自恋特征
确立目标来减轻自恋
超越自恋: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目的
减少孤独、疏离感
与绝望、无助、无望作斗争
接受自我和积极的改变
发展更现实的期待
认识到个人责任的局限性
变得专注、脚踏实地
Chapter8■ 增强“自我”的策略
建立意识
减少自恋
增强自我反思
培养你的强项
发展坚固、强韧的心理边界
做你自己想做的人
Chapter9■ 让理想自我变成现实自我的策略
与他人共情,并做出回应
创造性的思考、行动和观点
与宇宙产生连接的灵感,发展归属感
培养人际关系
Chapter10■ 掌控自我的终极策略
早期经验如何塑造你?
活在别人的目光中
保持虚假外壳的需要
认为自己需要照顾他人的观念
你觉得被人接纳的程度
你的价值和重要性
参考文献

序言

推荐序
你必须听话——父母的自恋幻觉
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,最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,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。亲子关系中,父母常使用的逻辑是:我对你这么好(A),你必须听我的(B),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(C)。
亲密关系中的“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”,貌似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,但他们之所以对别人那么感兴趣,不过是渴望将自己的自恋幻觉强加给别人而已。无论是在社会领域,还是在私人领域,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,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,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望。
需要强调的是,这里所说的“付出者”并不是什么利他主义的付出,我们最初做一件事时,都以为自己是在付出,在满足别人的需要,关键是付出方式的差异而已。
投射性认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,我们在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,而且还是在幻觉中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。我做了A,我这么辛苦,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我要你做B,否则,你就是不爱我,你就是不尊重我的付出。
读历史类小说时,我发现,那些大权在握的人,最 喜欢玩这种游戏,他们渴望自己不说属下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如果某个属下能做到这一点,他们会倚重他,如果某个属下做不到这一点,他们会疏远或打压他。这不过是自恋幻觉的游戏罢了,他们渴望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别人,但自己说了别人才知道该怎么做,和自己不说别人就知道该怎么做,那种感觉的差异就大多了。
亲子关系中,父母常使用的逻辑是:我对你这么好(A),你必须听我的(B),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(C)。
许多父母的A是比较明确的,即他们的确是在付出,他们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看得见的利益,如金钱等物质利益,或时间和精力等精神利益。有些父母的A则不明确,在外人看来,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极度缺乏耐心,甚至会严重虐待自己的孩子,但是,和前面那种父母一样,这些父母一样会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极大的付出,譬如,我给了你生命,我认为这个付出就足够了。
付出的多与少是一个问题,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,父母对B有多执着。有些父母的自恋幻觉要轻,用通常的话来说,这些父母比较民主,控制欲望不是那么强,甚至没什么控制欲望,那么,他们的B就很轻,既不刻意要求孩子要听话,对孩子要做什么也没有刻意的期望,而孩子会觉得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没有压力。这样的父母,C也就不大存在了,他们很少对孩子实施惩罚,既没有主动的惩罚,也没有被动的惩罚,所谓被动惩罚,也即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孩子。
但是,如果父母对B很执着,即不管A如何,他们都在头脑中限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式,相应的,孩子会感觉自己的空间被限制住了。这种被限制感,有时来自父母的主动惩罚,有时则来自父母的被动惩罚,而那些控制欲望极强的父母则会使用双重方式,先是使用主动惩罚,如果主动惩罚无效就会使用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孩子。
我了解过很多这样的例子:一直以来,孩子都觉得自己父母堪称完美,但突然之间,一切都改变了,父母变成非常可怕的人,会使用一切方式迫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事。
通常,这都是投射性认同的典型例子。父母先是付出A,在这方面,他们简直是不遗余力,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所有资源给予孩子,而孩子也回报了他们想要的东西——听话。然而,发生了一件事情,这件事情可能很大也可能根本不起眼,其表现都是,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思去行动,即没有回报父母以B。
这时,父母便会使用C,要么否定孩子,要么压制孩子,一开始的力度通常都不大。但孩子想捍卫自己的选择,不想听父母的,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。这导致了父母使用C的力度不断加强,而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。
自恋幻觉势必会破坏亲密关系
一个男子一直都是父母的乖宝宝,他和父母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,他向妈妈承诺,如果谈恋爱了一定会先告诉她。
一开始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,但后来的一次恋爱,他一直瞒着妈妈,直到妈妈发现后才不得已告诉了她。妈妈不答应他和这个女孩来往,暗示儿子听她的,而儿子先是答应,但仍然偷偷和那个女孩交往。妈妈感到不爽,开始明确表达意见,发现这样还是不行后,不断加大施加压力的力度。最后,她向儿子发出威胁,如果你不和这个坏女孩断绝关系,我就和你断绝关系。
我和这对母子聊了约两个小时,这个妈妈几次说到,儿子偷偷和那个女孩交往令她非常愤怒,她觉得被背叛了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表面上,这个妈妈认为那个女孩很“坏”(除了她这样看外,别人都不这么看),实际上,是她的自恋幻觉被破坏了: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(A),你要按照我的意思来(B),否则,你就会受到惩罚(C)。她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乃至生命,但这样做的一个交换条件是,儿子要把生命交给她支配。
这种自恋的愿望,势必会遭到挑战,因为大家都自恋,每个人都想活在自己的意志里而不是他人的意志里。
夫妻关系中,这种恶性循环也很常见。刚开始建立一个亲密关系时,多数人都乐意付出,但慢慢的,疲倦了,出现所谓的审美疲劳了,有时还有深深的绝望感。
这是因为,刚开始建立亲密关系时,我们对自恋幻觉很有信心,啊,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梦中情人,她(他)和我想象得一模一样。于是,自己信心百倍地付出(A),同时渴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象给予回应(B)。但是,这种梦幻感一定会被破坏,因为对方势必不是按照你的想象来行动的,她(他)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爱你。无论我们怎么努力,这一点都不会改变。
当发现不能获得B时,我们会发生冲突,所谓冲突,就是在表达C。但冲突并不能真正将对方纳入自己的幻觉世界。最后,我们累了,所谓累,是我们觉得这套ABC的游戏玩不下去了。这时,有些人会改变自己的那一套逻辑,而接纳对方的真实存在。对此,我们会说,他们磨合成功了。
有些人对自己的逻辑非常执着,他们会将C发展到极 致,会一味地谴责甚至攻击对方,认为他们辜负了自己的付出。
自恋幻觉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,这是在压制对方的存在感,最终导致对方试图远离自己,而损害了关系,这是我们陷入孤独感的根本原因。
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?一个关键是,彻底明白自己开始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,而是为了自己,这是自己的选择,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,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。
这个逻辑就斩断了ABC的三个环节的纠缠。既然我做A是为了自己,那么B就不存在了,而我也就无从发出C的信号了。
你永远有一个选择范围
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,她就要大学毕业了,父母希望她回到老家所在的一个城市,而她想去其他城市,但她很清楚父母的控制欲望很强。父母不仅轮番给她做工作,还叫了亲人和她的朋友给她做工作,用种种方式向她施加压力,现在她虽然不情愿,但还是倾向于回老家了。
我回信说,回家也罢,去其他城市也罢,你必须明白,这是你的选择,而不是你父母的选择,所以是你为这个选择负责,而不是你的父母、亲人或朋友。
这封信对她犹如当头棒喝,将她从恍惚状态中拉了出来,她开始认真地为将来做各种考虑,并最终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意见。她知道这会引起父母的埋怨和谴责,以及亲朋好友的不理解,但她决定承受这一切。
很多时候,我们所谓的屈从于别人的压力,其实是逃避责任。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微妙的自恋幻觉的游戏:我为你考虑(A),你也要为我考虑(B),否则你就是不爱我,你就该为我的人生负责(C)。具体到这个女孩身上,她已经潜藏着一个逻辑:我为父母考虑,父母就要为我的人生负责,如果未来我的人生有痛苦或不幸,那这不是我的原因,而是父母替我做选择的原因。
没有谁真正能替你做选择,因为所有的选择都得通过你自身。所以,在任何情况下,你都有选择权。
当然,我们的选择范围会有差别,如果没有人给我们施加压力,我们的选择范围就很宽,如果有重要人物或强权人物给我们施加压力,我们的选择范围就会很窄,但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,我们都是有选择的。
霍金的身体彻底瘫痪,但他还可以选择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,甚至我们会发现,尽管我们以为他的选择范围很狭窄,但他却对自己拥有的选择范围非常感恩,而一旦他开始这样做,他的这个选择范围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扩张。
说得极端一些,即便你只有死路一条,你也可以选择死得有尊严。
那些强者,总能在极端情形下找到自己的选择范围。相反,所谓的正常人,倒很容易觉得自己无路可走。当我们被迫服从于别人的意志时,其实都是在将自己生命的责任推卸给那个人:我既然听从了你的选择,你就该为我负责,我的生命中的痛苦就得由你负责。
检验我们是否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简单标准是:我们是否在抱怨。抱怨就是自恋幻觉的C部分。如果C产生了,那前面势必有A和B。正如这个女孩,她对父母的埋怨是C,而她的初衷A则是“我顺从父母的渴望”,她的渴望B则是“父母认可她且为她的人生负责”。
有些时候,我们的选择范围的确很窄。假若这个女孩的妈妈说,如果你离开我们,我就自杀,而且她真的会去自杀,那么这个女孩的选择范围就非常狭窄了。
但这时,她仍然可以选择说,我情愿留下来,我愿意这么做,这是我自己的选择。
这样做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打破妈妈的自恋幻觉,因为自恋幻觉的三个步骤是:我选择了A,我渴望你回报B,否则我就实施C。这三个步骤中都藏着“我要如何”的逻辑。即,自恋者认为是自己在掌控局面,假若我们说,我这么做是我的选择,这就是说,是我在掌控局面,就可以打破自恋者的幻觉。并且,当你这样做时,自恋者的“否则”信息也无从发射了。
怨气:衡量自恋幻觉的标准
如果遇到极端的控制者,这种方式可以是反控制的开始,先是非常坚决地表示,我是自己在做选择。接下来,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,坚决捍卫自己的意志的地盘,如吃什么穿什么去哪里玩,等等。
主动的控制者很容易被我们发现,而被动的控制者则容易被我们忽视。所谓被动的控制者,是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别人。如果说,主动的控制者利用了我们的恐惧,那么被动的控制者就是利用了我们的内疚和同情心。
假若这个女孩顺从了父母和亲人的意愿,那么,她很有可能发展成被动的控制者:我听从了你们的意愿(A),你们要为我负责(B),否则你们就是不对的(C)。
在我看来,评判一个人自恋幻觉的严重程度的标准是这个人的怨气。
18世纪末,罗伯斯庇尔想在法国打造一个纯洁无瑕的乌托邦,任何阻挡他这一想法的人都被他无情地送上了断头台,其中有许多是他的战友。最终,议会拼命反击,将他送上了断头台。本来,他可以动用他的特权瓦解国民议会,但这会破坏他的理想,所以他迟迟没动用这一特权,而最终丧命。据说,罗伯斯庇尔临死前说了一段话:我比耶稣还伟大,耶稣做了什么?杀死自己,这再容易不过了,而我的路要艰难很多,因为我要通过杀人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,这要难多了。
这段话的意思是,我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理想社会,为此,我不惜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唾弃的暴徒,但为了这个伟大的理想社会,我甘愿被人误解并牺牲自己的形象。这是已成为偏执狂的理想主义者们所共有的冲天怨气:你们看,为了你们的幸福,我做了多大牺牲啊,而你们竟然不理解我的苦心。
这种说法只是意识层面的逻辑的片断,而一个偏执狂的理想主义者的完整逻辑是:我这么做是为了你(A),而你竟然不接受我的苦心(B),那么你去死吧(C)!
有趣的是,尽管手上沾满鲜血,但罗伯斯庇尔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却很容易打动人心,成为偶像级的人物。
对此,我想,这是他们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情。我们都想将自己的幻觉——它可以美其名曰为理想——强加给世界,但我们知道,别人不接纳,所以我们缺乏这份勇气和执着。但是,在一个偏执狂眼里,别人是不存在的,别人的想法他们不感兴趣,别人的幸福和苦痛他毫不在乎,所以他可以执着地坚持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世界。成功了,可以获取权力;失败了,则貌似是一种美,一个无比美妙的理想主义泡沫幻灭时的美。
宏大的理想主义和亲密关系中的“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”一样,都貌似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,但他们之所以对别人那么感兴趣,不过是渴望将自己的自恋幻觉强加给别人而已。所以,我想,无论是在社会领域,还是在私人领域,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,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,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望。
并且,一旦我们能做到这一点,我们就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,尊重自己的选择范围,懂得感激已拥有的一切,从而可以更深沉、更踏实地活在当下,活在真实的世界里。相反,当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别人身上时,你的世界,就很容易是一个怨气冲天的世界。
武志红

文摘

孩子应不应该原谅自恋型的父母?
人们经常会问,自恋型父母的孩子应不应该原谅父母,我的回答是不。有些时候原谅是可能的,但不是必须。这个孩子被深深地伤害,这种伤害还影响到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,他应该把精力放在追求积极的事物上,比如发展自己未完全发展的成人自恋,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。
当他们得到我的答案的时候,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睁眼可见、触手可摸,他们告诉我,自己过去感觉很糟糕,因为没有办法原谅父母。我通常的回应是,也许他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以原谅,当他们完成了个人建设和反思之后,原谅似乎才是可能的,那时你不再怨恨你的父母,并且可以深刻地理解他们。作为局外人,劝别人原谅很容易,因为你的父母不是自恋型,你不用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体会这种针对自己的羞辱和攻击。成年子女需要巩固和发展自我来抵御这些攻击,朝着积极的方向进一步成长、取得成功,自我的价值需要得到内部和外部的肯定,在这种情况下原谅才是可能的。不要忘了,自恋型父母可能有下面的想法(“他”指的是孩子):
+“我做的是没错的。”
+“我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。”
+“他质疑我的做法、需要、要求是不对的,他应该为此感到羞耻。”
+“如果他有价值,他应该感激我才对。”
+“别人应该仰慕我。”
+“如果不是因为我,他会一团糟。”
+“我比他更了解他需要什么。”
+“我只是提建设性意见,他太敏感了。”
+“我做什么都是为他好,没有人可以评判这一点。”
+“他的所有都是我给的,他/她亏欠我。”
有这些态度的人多数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态度,只有极少数例外。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站在旁观的角度,以更宏观的角度准确地感受父母体会到的苍白、恐惧和孤独,这是很有挑战性的。你的父母可能有很多财富,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。充实必须来自内心,而他的内心却空无一物。
父母和子女直接、深刻的情感连接会防止子女客观、完全理性地对待父母,以至于父母负面的行为、评论、回应会对子女造成持久的伤害。这也是你不可能原谅父母的原因之一,如果可能也非常困难。
对成年子女来说,更有益处的是,不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原谅父母,而是把原谅作为一个选项放在心中,等到时机成熟再做出选择。不要因为别人觉得原谅是应该的,就逼自己去原谅,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采取措施、治疗自己上。让我们来看看证明治疗取得进步的标志有哪些。
治疗不是全或无的事——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。这是一个过程,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进步,因为你太过渴望得到最终结果。但是意识到自己正在进步,可以为自己打气,帮助你继续努力。下面的信息可以指导你认识到治疗取得了进步。
+反思自己的父母,接受他们不会变的现实,不那么渴望他会改变。尽管改变是可能的,你接受了你不能够强迫、要求、命令或者影响父母去改变的想法;
+父母负面的、贬低的、侮辱人的评价没有原来那么伤人了,他们的负面影响没有那么深刻了。他们的评价还是很刺耳,但是伤害正在减弱;
+你可能还是害怕和父母交流,但每次交流结束之后,你不会像原来那样内心翻江倒海,他们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,在互动中你也能够做到更抽离,更从容地包容、管理自己的情绪;
+你可以更好地与别人共情,这种能力提升了你人际关系的质量;
+你更专注、更踏实,可以调节你面对夸奖、批评时候的典型反应。你有意识地不被别人的情绪带入,不像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;
+在某种程度上,你意识到自己有力量防止父母伤害你,选择一个经过考虑的,不那么伤人的反应,对你们二人都尊重的应对方法,尊重你们都是有价值的、独 一 无 二的个体;
+你从其他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感,在这些关系中投入你的时间、经历和努力,你会得到很多回报;
+在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,你能够做到主动关心另一半,可以体会他们的情绪,而不被淹没或者想逃离,你能够与别人维持一个深刻的、有意义的关系。
当你觉得自己准备好原谅的时候再原谅。你也许永远无法做到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不能够原谅父母没有什么可羞耻的,也不用觉得愧疚。在原谅之前,你需要时间好起来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huajuanma.com/dianzishu/43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master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